二恶英类POPs调查调查报告的编写要求
一、编写目的意义
为了全面总结开展调查的过程、展示地方取得的调查成果、交流各地区在具体调查过程中积累的经验、明确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,为进一步推进各地区POPs的管理、从而为我国履行公约义务奠定基础,省级、地市级环保部门均应编制调查工作报告和调查技术报告。
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是各省市调查成果的具体体现,是调查工作完成质量的重要考核指标,省级、地市级环保部门要组织人员认真编写。在报告中,要对本次调查的结果进行认真总结和深入分析,通过分析掌握本地区POPs排放源现状,找准当前POPs管理中存在的问题,并对这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。
为了规范调查报告的内容和深度,提高编写质量,在下列部分提出了编写大纲。省级、地市级环保部门在编制过程中要按照编写大纲的要求进行编写。
二、调查工作报告编写大纲
调查工作报告包括以下主要内容:
简要介绍调查的目的和意义、工作机构、组织形式、主要工作过程等。这部分内容是对《调查工作报告》的总体性描述。
1、说明调查的目的、意义
强调本次调查对掌握本地排放源现状、推进本地排放源管理、保护本地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的意义。
2、工作机构、组织形式、主要工作过程
n 工作机构、组织形式
对各级环保部门成立工作机构、组织领导形式进行描述。包括领导机构的形成、职责、人员组成等情况。
n 主要工作过程
准备工作情况:描述下发文件、培训、制定调查方案等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(准备工作的相关红头文件作为附件);每一个准备工作完成的具体时间。
调查工作开展的具体过程:调查的组织实施过程、调查开展的主要阶段以及时间节点、与其他部门如何进行协调、调查工作的流程、数据汇总上报流程等具体的工作内容。应包括指导和调度工作的开展情况。
上述每一个方面都需要描述清楚。需要强调的是,对于省级环保部门的情况要详述,对于辖区内各市的情况应该有概括性描述,例如有的省发文培训完成较快,但有部分地市的发文培训可能延误较长时间,这种情况也需要进行说明。
(二)调查工作成果
本辖区企业的调查方案、主要的工作成果,本辖区POPs污染源情况分析等。
1、调查方案说明
按照《二恶英类POPs调查指南》的相关部分内容,说明针对本辖区的具体情况,制定的具体调查方案。
2、主要的工作成果
n 调查的企业数量、分布情况
主要说明全省最终调查到的企业信息。包括本地排放源的种类、每一类排放源的企业数量、每类排放源的企业数量在总数量中所占的比例。用图表进行描述。
n 本辖区POPs污染源情况分析
这部分内容将在《调查技术报告》中详细进行分析,在此处进行概括性描述即可。
各地环保部门调查中创造性工作的经验、特点,存在的问题分析等。
(四)下一步工作设想与建议
结合本次调查结果,对本辖区下一步关于POPs管理工作的设想,以及对进一步调查工作的建议。
(五)附件
n 调查方案
n 准备工作的相关红头文件(纸质版)
三、调查技术报告编写大纲
工作报告主要介绍调查工作的具体开展情况,体现环保部门的工作量。而技术报告侧重于质量控制与调查结果分析,体现本地的调查质量。技术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。
(一)概述
简要介绍调查方法、调查对象、主要结果等。这部分内容是对《调查技术报告》的总体性描述。
1、调查方法
对采用的调查方式、调查过程进行说明。例如,大部分地区是采用“培训企业®企业填表®企业上报表格®环保局审核”的流程进行调查。也有一些地区是环保局人员到企业,指导企业进行现场填表的方式。需要对本省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,对采用的调查方式、各地调查过程进行说明。
2、调查对象、主要结果
概括说明本地调查的主要结果。
针对最终确定的调查对象开展的具体调查,查到的排放源总量有多少、地理位置在本省是如何分布的、每个类别查到的排放源和分布情况如何,这些排放源处于一种什么管理状态,通过本次调查确定的重点管理地区和重点管理源等内容。用图表表示。
(二)排放源企业清单的形成
本辖区二恶英类POPs排放源调查、形成过程,企业清单做附件。
17类排放源行业分布广泛,环保部门对有些排放源企业情况掌握信息可能不完全,有的信息需要联系其他部门,例如“废弃物焚烧”需要联系当地的建设、卫生、市政、安监等部门;“遗体火化”需要联系当地的民政部门。也有可能利用排污申报登记数据、建设项目管理数据等筛查需要调查的企业。
对本地确定调查对象的具体过程进行说明。
排放源企业清单作为附件。
本部分内容是《调查技术报告》的重点内容。需要说明各类二恶英类POPs排放源分布情况;被调查企业的生产工艺、污染控制措施及污染物排放等信息。
1、按排放源类别统计排放源基本情况
按照本省排放源的类别,分别描述每一类排放源的企业数量、装置数量、产量/处理量、所占比例等。基于统计表1的数据,用图表进行描述。
2、按地区统计排放源基本情况
按照本省的调查地区,分别对每一个地区的企业数量(个)、装置数量(个)进行说明,基于统计表2的数据,用图表描述本省污染源的地理分布。
3、按地区及排放源类别统计企业数量、装置数量
基于统计表3、4的数据,对每一个地区的每一种排放源的企业数量(个)、装置数量(个)进行统计。用图表描述。
4、按地区及排放源类别统计二恶英类POPs排放量
基于统计表5的数据,对每一个地区的每一种排放源的二恶英类POPs排放量进行统计。
5、按地区及排放源类别统计产量/处理量
基于统计表6的数据,对每一个地区的每一种排放源的产量/处理量进行统计。
(四)质量控制
质量控制方案及其执行情况。本部分需要包括以下具体内容。
n 本地的质量控制方案
n 对照《二恶英类POPs调查指南》的要求,分析本地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,如电话复核、多种渠道统计数据对比、现场复查等,需要分析每种措施在整个工作中所占的比例;
n 抽查样本的数量,分布在哪些地区;
n 抽查样本的数据审核过程。包括审表过程、核对过程、修改过程等。
n 不合格样本的处理方式-是返回要求重新填报,小错误代为改正等具体情况分析;
(五)结论
结合调查结果,对本辖区内调查企业进行归类分析,概述。通过本次调查确定的重点管理地区和重点管理源情况。
(六)附件
n 本省排放源清单(纸质版、电子版)
n 原始调查表(电子版本)
n 各种汇总表(电子版本)
n 其他必要的说明材料(电子版本)
n 质量控制方案、质量监督报告
|